评论:媒体与司法如何良性互动

admin 2017-04-10 09:28:47 导读

导读 : 今年全国两会上,“内蒙古农民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起案件最早由媒体报道引发社会热议,继而引起上级司法部门关注并最终再审改判。 近年来...

  今年全国两会上,“内蒙古农民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起案件最早由媒体报道引发社会热议,继而引起上级司法部门关注并最终再审改判。

  近年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许多案件成为舆情热点后,不仅个案本身最终得到公正处理,有的还影响了立法、司法。然而,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呈现出的并不全是良性互动,有时也有“舆论审判”带来的被动。

  如何把握舆论与司法的关系?怎样才能实现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应该说,媒体和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但两者实现目标的路径大为不同,媒体是通过把案件放在聚光灯下,让公众评说,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效果;而司法是依照法定的程序,根据事实、证据和证明规则得出结论。处理得好,舆论监督可以为司法机关“查漏补缺”,达到匡扶正义的目的;处理不好,舆论审判可能损害司法公信力,徒增矛盾纠纷解决的成本。

  把案件放在聚光灯下,不是坏事。案件办得对,舆情热点就变成了一次全民普法教育;案件办错了,这就是一次改正错误、回归公正的良机。因此,舆论监督不仅是必要的,对舆论监督还应该有充分的雅量,给予尊重鼓励。司法机关依靠司法公开,充分释法说理,坚持实事求是,坚守法治定力,重视舆论而不为舆论干扰,才能真正维护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同时,也应看到,舆论监督更加规范,公共讨论更加理性,少一些先入为主、多一些证据意识,少一些急不可耐、多一些程序观念,才能让司法机关少一些法律以外的压力,才能让公平正义来得更从容些。(据《人民日报》)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评论郎平升级 皆大欢喜
下一篇:文章千古事——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自己著述的评价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