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事件”舆情剖析

admin 2017-03-07 11:09:18 导读

导读 : “魏则西事件”舆情剖析,...

(原标题:“魏则西事件”舆情剖析)

事件回顾“魏则西事件”成为近期最为热点的社会舆情话题。从一起悲剧的个案起步,百度搜索引擎的运作模式、莆田系的医疗隐患、监管的漏洞都成为网友热议话题。在舆论场中,网友通过对事件各个环节的分析,逐步争辩各个涉事主体的责任。一些网友形容,在这起事件中,莆田系“负责挖坑”,医院“负责招揽”,百度做了“假路牌”。

事件起源

4月12日 21岁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滑膜肉瘤”晚期而离世

事件走热

4月27日早上 新浪微博网友“@孔狐狸”发布消息称,其在知乎网上看到了魏则西患癌的帖子,进而了解到他已病故的消息,“然后百度了这个疾病,发现那家竞价排名的医院依旧在首位。”

4月28日 “魏则西”一词突然出现较高热度“五一”期间 热度快速攀升,增长速率约为500%,成为舆论焦点

关注度最高

魏则西的经历:在北京某医院接受所谓先进生物免疫疗法

为何走热 事件涉及多个紧贴民生的社会话题,具备先天性的高关注度,经发酵后迅速引爆舆论场

事件焦点“竞价排名”:《医疗竞价排名,一种邪恶的广告模式》《魏则西的死,百度经年累月的恶》等文章热传“莆田系”医院:有人梳理莆田系的发家史,有人探讨莆田系如何进入三甲医院,由此衍生诸多讨论

医疗监管问题:高达68%的人将医疗监管部门列为第一责任人(微博“@新媒体指数”)

百度公关及网友反应

4月28日下午(舆情高潮初期)

百度首次回应:“则西生前通过电视媒体报道和百度搜索选择的北京某医院,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搜索结果审查,该医院是一家公立三甲医院,资质齐全。网络信息健康有效,是每个互联网参与者的责任。”

网友反应:并不认可

5月1日

百度再度回应:“如果调查结果证实涉事医院有不当行为,我们全力支持则西家属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永远跟广大网友站在一起,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网友反应:认可度并不高

5月2日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因“魏则西事件”被国家网信办约谈

5月3日

朋友圈内开始流传“卸载百度的所有产品”“抵制百度服务”等言论

不少媒体人以及知名公众号认为百度的公关回应存在不足,但其实这并非造成舆论失控的主要原因。在公众号“记者站”所发布的《魏则西之死,百度公关为何再没什么卵用?》一文中,作者提到,百度此次公关表现很差,是因为其眼下受到的挑战与质疑,涉及百度的内部管理、业务模式、增长预期、价值观与文化,涉及到最核心的商业模式,远非公关所能解决的。

南方日报记者 金祖臻

netease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网络舆情工作方案
下一篇:“人民网·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班招生简章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