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对策]
网络引导舆论,要以充分反映网络民意为前提。网络舆论的形成,通常以网民对社会现实的充分了解为依据,网民了解和接受社会现实的过程也是舆论形成的过程。网民的意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的是和风细雨的劝诫,有的是针砭问题的质问,有的是三言两语的评价,有的是缜密思考的建议,不管什么意见,对于网民的意见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同网民情感交流和意见沟通的桥梁与平台。
网络引导舆论,要有效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的作用。引导、反映舆论和舆论监督之间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引导舆论是以反映舆论为前提的,网络要充分、全面、真实地反映网民的意见和呼声,就不能回避矛盾,要触及网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真正从社会治理和网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反映舆论;其次,民意只有得到顺畅的表达,才能激发网民参与国家治理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使党和政府与网民的意见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舆论生态;第三,舆论监督本身就是网络反映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网络引导和网民参与之间有效互动的综合体现。当然,网络舆论监督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法律法规底线。
网络引导舆论,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在互联网背景下凝聚网民共识,首先要树立共同的愿景,就是说全社会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网络引导舆论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其次,要有沟通协商的意愿和办法。共识的达成是网民沟通互动的结果,没有协商和讨论,有可能就是各唱各的调,所以对网民关注的事情,要多关注、多关心,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为网民解疑释惑。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沟通协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整合力量,只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就可以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