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静:吉利遇到了什么问题?

admin 2019-05-21 09:23:53 导读

导读 :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姜伯静北汽一旦成为戴姆勒的第二大股东,会与吉利形成什么样的关系,那就很微妙了...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姜伯静

  北汽一旦成为戴姆勒的第二大股东,会与吉利形成什么样的关系,那就很微妙了。

姜伯静:吉利遇到了什么问题?

  几日来,在2018年顺风顺水的吉利,突然和“降薪”、“强制内购”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有些让人意外!

  对此,吉利回应称并没有“降薪”。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公布的《关于集团2019年度员工薪酬调整的通知》显示,吉利汽车5月起调薪将按照“2521”分配原则:对前20%的优秀奋斗者进行高激励;对胜任岗位/业绩良好的50%员工进行常规激励;对业绩一般的20%员工不激励;对业绩差距不达标不能胜任的10%“僵尸粉”负激励。

  看上去,吉利的分配原则更像是一种“绩效”行为,也合情合理。

  不过,我仍然有个疑问:目前的吉利到底遇到问题没有?如果不是遇到问题,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措施。

  通过分析吉利2018年、2019年的经营状况,以及汽车市场的大环境,我认为,吉利还是需要克服一定障碍的。

  我没看下面几点。

  第一,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吉利2018年的业绩非常不错。

  2018年,红火了多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降温,汽车行业发展开始“减速”。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

  而吉利汽车,在2018年则“逆势而进”,表现出色。

  从销量上看,吉利汽车2018年的年报称:2018年,吉利共售出1,500,838部汽车(包括吉利拥有50%权益的合资公司所销售的领克品牌汽车销量),比2017增加20%;2018年,吉利国内销量取得19%的增长(其中包括吉利拥有50%权益的合资公司所销售的领克品牌汽车销量),出口销量比2017年大幅回升136%。

  从利润方面看,“全年总收益增加15%至人民币1,066亿元。净溢利总额由二零一七年 的人民币107.4亿元增加18%至二零一八年的人民币126.7亿元。扣除非控股股东权益后,股东应占净溢利由二零一七年的人民币106.3亿元增加18%至二零一八年的人民币125.5亿元”。

  也就是说,吉利的2018年,销量和利润双丰收,可谓顺风顺水。

  第二,但是,从过去的几个月看,2019年汽车行业的大形势并不乐观。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关于工业数据的信息显示出汽车行业的现状。

  数据显示,“1—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除汽车行业外,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烟草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在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但是,汽车制造业下降1.1%。

  很显然,汽车行业,有些“拖后腿”了。

  工信部的提供的数据则更为详细:“2019年4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5.2万辆和19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4.6%。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8.9万辆和83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和12.1%。”

  要知道,在2018年,直到7月,整体数据还是增长的,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0.0万辆和159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4.3%。”而今年,则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

  第三,吉利的目前窘境。

  2019年前几个月,汽车行业整体上减速的趋势已经很明显。那么,去年能够躲过风浪的吉利汽车,今年又面临怎么样的形势呢?

  吉利汽车4月份销量公告的原文是这样的:“二零一九年四月之总销量(包含本集团拥有50%权益之合资公司所销售领克品牌汽车的销量)为103,908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及较二零一九年三月减少约17%。二零一九年四月之出口量按年增长超过两倍至7,072部。于二零一九年四月,本集团于中国市场之总销量为96,836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二零一九年首四个月之总销量为470,496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并达至本集团二零一九年全年销量目标1,510,000部之31%。”

  这段话,有这样几个信息:1、2019年4月份,吉利总销量环比3月份下降约17%,与2018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约19%;2、吉利汽车出口量大增;3、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同比减少约24%;4、2019年前四个月,吉利总销量同比下降约9%;5、吉利前四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的31%。

  从以上几个信息看,吉利前四个月的总销量不及去年同期,且完成全年计划压力较大。而在之前的财报中,吉利汽车对2019年的计划已经表现的非常谨慎:“初步将其二零一九年的销量目标定为一百五十一万部的保守水平(包括‘领克’汽车之销量目标),接近二零一八年所达成的整体销量水平。”

  当然,尽管2018年的数据亮眼,实际上吉利汽车也没有完成2018年的目标,按照它财报的说法是:“尽管中国于二零一八年年底时的乘用车需求更趋疲弱,本集团二零一八年销量仅较在二零一八年年初所订立目标低5%,反映出市场对本集团相关产品的殷切需求。”

  只能说,目前吉利面临的业绩压力较大。

  第四,吉利的对外扩张与北汽的“搅局”。

  我们必须要承认,之前,从对外收购这个方面看,吉利是一个胜利者。

  远的如沃尔沃,我们不必多说,吉利表现的非常出色。但最近,吉利并购Smart却惹来不少争议。我想,这会对吉利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毕竟,之前的Smart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不管如何,对于Smart,吉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根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戴姆勒和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但是,现在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之前的2018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海外主体购入戴姆勒9.69%股份成为戴姆勒的最大单一股东;而最近的媒体报道显示,路透社5月11日报道称,北汽集团计划收购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至多5%的股份。

  北汽此举,意在双方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汽车的未来。但北汽一旦成为戴姆勒的第二大股东,会与吉利形成什么样的关系,那就很微妙了。

  从以上四点看,我认为,目前的吉利并不容易,这些障碍急需解决。所以,吉利汽车目前出现的举措,并不难以理解。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前途,关键就是新能源汽车。工信部的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和18.1%。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5%和59.8%。”如果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上能够做好文章,那么,它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58同城:深度解读热门行业,赋能职场人发展
下一篇:独角兽名单发布,汇通达渐成农村商业“巨头”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