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发百款APP隐私测评报告:29款APP“不及格”

admin 2019-04-25 15:25:20 导读

导读 : 新京报讯(记者罗亦丹)4月1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在互联网教育科技知...

新京报讯(记者 罗亦丹)4月1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在互联网教育科技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了《全球百款互联网应用产品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其测试的100款APP平均得分为63.9分,有29款APP得分低于60分。

新京报记者发现,早在2014年3月15日,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就发布过《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张平表示,此次报告是测评团队于2018年在以往测评标准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应用场景较多的18个领域的100款APP进行测评的结果。

该报告从政策形势、处理周期、申诉机制、安全与维护四个方面为APP打分。若以100分为满分,根据该测评报告,接受测评的100款APP的平均得分为63.9分,表现一般。

按行业来看,18个行业类别的100款APP中,平均得分最高的三类APP分别为云储存类、浏览器类、出行导航类。平均得分最低的三类APP分别为公益众筹类、航拍软件类、智能停车类。

从单个APP来看,支付宝、Gmail、京东、京东金融、Linkedln5款APP得分均在85分以上,排名前5。理由是“这些APP的相关政策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形势方面内容较为完善,反馈机制便捷、有限,符合测评标准。”

而爱心筹、爱泊车、PARROT、小猫停车4款APP的得分低于32.8分,占据了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五的位置。理由是“这类APP无论是对隐私政策表现形式,还是处理个人信息的周期,抑或是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维护均没有做出针对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用户为保护个人信息所能够采取的申诉途径和手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北大该测评组往年的测评结果相比,2018年相关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多数APP实现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基本合规,这说明相关互联网企业在不断提升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目前,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存在获取信息的技术‘原罪’,我国也面临个人信息立法困境,存在一些问题。”张平表示,“对此,建议在国家层面上,统一协调立法、建立常态行政执法机制、专利人才队伍与对等的国际交流,企业层面上明确个人数据最低保护原则,社会层面上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常见职务犯罪解读
下一篇:曼联今夏引援名单曝光!六大名将 索帅大换血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