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姹紫嫣红的北京,经济发展也拿出了“开门红”的成绩单。
今年一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9.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良好开局。而被称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的消费、外资、外贸,也蹄疾步稳,纷纷实现“开门红”。
今年,全球经济局势并不乐观,经济下行压力普遍较大。北京市更好地运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凸显、疏解非首都功能为腾笼换鸟提供重要契机、重大活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带来独有发展机遇、内需支撑持续稳固等有利条件,坚持改革创新,取得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活力持续释放、质量效益提高的佳绩。
外资企业:增长8.7%
作为全国第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区,北京积极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今年1月31日,国务院又批复了新一轮扩大开放方案。北京积极行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对内对外开放的统筹,并注重开放模式的创新、培育开放的软实力。今年一季度,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2家,同比增长8.7%;实际利用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
进出口额:增长8.3%
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双边及多边合作中,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高新兴国家市场占比,活跃资金和贸易往来。据北京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66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对欧盟28国进出口增长19%,对金砖四国进出口增长20.8%。
市场消费:增长6.8%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使消费需求充分释放。特别是大家追求更高品质生活,使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活跃,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市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37元,同比增长7.4%;全市实现市场总消费额6280.1亿元,同比增长6.8%。
销售企业喜上眉梢。京东商城等18家网上零售企业促销活动多样、力度加大,零售额同比增长22.1%。全聚德、东来顺等10家重点正餐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3%。菜百、中国黄金等4家企业实现零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5.3%。大中电器3月空调、电视销售额更是增长了200%和340%。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季度的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