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世园会次日,中国馆依然人气最旺。它酷似一柄如意,环抱山水,馆内奇花异草,靡不具植……30多个省区市展厅精彩纷呈,宛如山水画卷楚楚动人,一展当地最具特色植物品种和生态环境。
沙漠草原,绿树如茵。西起阿拉善戈壁大漠、东至呼伦贝尔茫茫草原,一一在内蒙古展厅呈现。“门口的这棵胡杨树,专程从内蒙古运来,有‘活着的活化石’之称。”内蒙古展厅讲师张雅楠说,这块草坪种植了近20种花草,有草原上的芍药、金莲花、山丹等四大名花,还有濒危物种四合木、半日花等,是内蒙古最典型的生态物种。
内蒙古展馆的地面铺上了满满的青草,被打造成一片草地。选取的是当地具有耐踩踏、节水特性的草种,各种草类有10多种。通过光照调节的作用,可在世园会期间保持存活。
防止草坪“踩踏”是个大问题。然而,内蒙古馆却没有设立警示牌,不直接将人草隔离,而是可以自由行走,不用担心草长不出来。参观的游客惊叹地说:“内蒙古种的什么草?居然不怕踩,还‘欢迎踩踏’!”
张雅楠说,这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状态,遵循的是“适地适草”理念,用当地的土壤生长当地的草,不会怕被踩坏。
因主动要求被“踩”,“网红”小草变身游客打卡地。
除了任意行走的草坪,“基因库”也吸引众多市民观赏。这是一个高大的玻璃桶,上下分两部分,上半部分装着内蒙古植物种子,下半部分装着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土壤,这就是内蒙古“蒙草种质资源库”,堪称草原植物的“基因库”。蒙草在内蒙古各地建立的耐寒、荒漠等植物研究院,正在分地区、分种类收集这些种子,蕴藏“种子王国”的巨大植物宝藏。
“基因库”下方的一块电子屏幕上,展示了内蒙古建立的“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这些大数据来自于内蒙古对各地区、各种类花草的采集。点击屏幕上的地区,可以看到更多植物信息,包括其分布地、生长环境等。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记者点击地图上任一地点,该地的基础生态数据跃然而出,包括水、土壤、气候、草地、畜牧资源等,还包括哪些原生草种、树种等,如何修复,需要哪些种子等,在生态环境研究基础上,大数据可指导全国多地生态环境修复。
在展馆现场,从甘肃赶来参观的付冬海,第一次看到这些珍稀植物。“这都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有些已濒临灭绝,内蒙古展馆的基因库和大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在欣赏之余,有了生态保护的紧迫感。”
北京植物园园长贺然表示,一些珍稀植物日益严峻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的魅力,同时也呼吁大家增强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