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普洱市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三大攻坚战,积极筹措财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收支任务,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2018 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3,35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0.1%,增长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2,679,497万元,收入总计3,222,853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32,30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1.8%,增长7.9%。加上一般债券还本等支出217,829万元,结转支出72,715万元,支出总计3,222,853万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3,72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1.8%,增长3.8%。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2,503,918万元,收入总计2,647,640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6,621万元,为预算的98.6%,增长17.2%。加上补助下级等支出2,202,645万元,结转支出28,374万元,支出总计2,647,64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7,45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4.8%,增长36.5%。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203,699万元,收入总计431,153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94,500万元,为预算的95%,增长78.6%。加上置换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163,323万元,结转结余支出73,330万元,支出总计431,153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6,30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5.8%,下降32.8%。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187,307万元,收入总计233,611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6,753万元,为预算的56.2%,增长170.3%。加上置换专项债务还本等支出163,643万元,结转结余支出33,215万元,支出总计233,611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555万元,为预算的105.8%,下降15.4%。加上上年结转等收入396万元,收入总计1,95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084万元,为预算的104%,增长16.8%。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826万元,结转支出41万元,支出总计1,951万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471万元,为预算的100.1%,下降20%。加上上年结转等收入383万元,收入总计1,854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934万元,为预算的90.8%,增长7.2%。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824万元,补助下级65万元,结转支出31万元,支出总计1,854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77,92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6.1%,下降13.0%。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76,84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7.8%,下降17.5%。年末滚存结余604,752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66,44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22.2%,增长6.1%。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406,80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8.9%,增长24.4%。年末滚存结余503,154万元。
(二)2018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政府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序开展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1.方法有为,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坚持精准施策,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筹措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4,930万元;全市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258,865万元,增长26.29%;安排教育扶贫资金9.85亿元、健康扶贫资金1.01亿元;争取上海帮扶资金23,650万元。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监管常态化,全面实施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二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有效。健全落实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健全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制订了债务化解计划等系列方案,切实防范和有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现债务统一归口管理,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211,000万元(一般债务限额100,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1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 40.7%。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财政筹措安排节能环保支出 81,399万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聚财有方,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减轻企业、社会和个人税费等负担187,471万元。全面落实增值税税率调整、统一工业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等行业减免增值税优惠政策。认真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降费减负相关工作,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积极采取“有奖发票”等财税手段,进一步筑牢税收征收基础,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3.8%,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三是着力促进经济稳增长,争取中央车购税和预算内基建投资236,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四是加大盘活力度,加大力度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拓宽了政府性债务偿债来源渠道,有效化解了收支矛盾。
3.张弛有度,推进财税改革稳步推进。一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改革预算编审体系,全力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市级预算公开面和公开及时率达到100%;完成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工作。二是专项改革齐头并进。启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提升治理能力奠定基础。三是完成市级单位国有资产全面清查,有效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为下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五是稳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目前,全市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19个,总投资482亿元,投资落地率为 90.4%。
4.用财有效,有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始终坚持把保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二是 “三保”责任落到实处。市级将均衡性、基本财力、生态功能区等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全部分配县区,加大对县区的补助力度,着力落实财力下沉,督促和保障县级财政“三保”责任的落实。三是创新预算执行管理办法,督促各级预算单位加快支出进度,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3.4%。四是积极保障应急救灾工作,筹措安排墨江5.9级地震应急救灾专项资金18,100万元,及时出台《云南墨江5.9级地震应急救灾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五是推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筹措安排教育支出485,879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4连增”,社会保障支出达434,028万元,同比增长12.2%。
5.理财有规,全力提升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财政系统内控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大监督”工作机制。二是积极开展财政收支真实性、政府性债务管理、扶贫资金监管“三大检查”。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重点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监控力度,切实做到将财政监督关口从事后前移到事前和事中,“三公”经费得到有效管控。四是依法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五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过程、全融合、全覆盖”,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2018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运行平稳,确保了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财政运行和改革工作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家减税降费措施仍将持续和扩围,财政增收基础不牢;二是财政刚性支出持续攀升,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收支矛盾更加尖锐;三是财源培植较难,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目前对财政贡献率不高;四是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提高;五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到期债务逐渐增多,债务化解压力大,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六是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和作用发挥仍不够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并采纳各位代表、委员的建议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
2019年我市经济发展总体稳中向好,但是经济转型升级推进艰难,重点税收持续增收基础不牢,财政收支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一)2019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二)2019年收支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54,300万元,增长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991,000万元,增长2%。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6,600万元,增长2%;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25,000万元,增长2%。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56,600万元,增长56.8%;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1,710万元,增长65.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28,470万元,增长393.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18,260万元,增长221.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984万元,增长91.9%;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182万元,增长9%。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64万元,增长87.9%;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102万元,增长18%。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692,820万元,增长2.2%;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665,156万元,增长15.3%。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43,581万元,增长16.5%;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526,971万元,增长29.5%。
三、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和严肃预算执行工作
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积极财政政策落实上加力提效,强化财税政策引导,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水平,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化改革,完善财政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完善市县、财税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跟踪分析重大财税改革、产业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为完善财税政策提供支撑。三是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加强“四本”预算间、市县间资金综合调度,大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多措并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着力支持培植和壮大财源;二是着力提高收入质量;三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四是完善地方财政税收增收留用及以奖代补政策。
(三)优化结构,切实保障支出重点。
一是强化支出进度考核;二是积极支持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三是坚决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四是持续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五是坚决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压实责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全面落实债务化解计划,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夯实债务风险责任主体。完善制度建设和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融资模式,积极稳妥做好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
(五)强化监管,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算决议,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扎实推进国有资产报告制度、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等工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做好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