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今天是你17岁的生日,你看看谁来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法官杨洁在少年圆桌法庭里请来了两位老人,小明一时间愣住了,眼眶湿润。
这位被法官叫作小明的孩子,是石景山法院一起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2016年12月30日,恰逢其17岁的生日。这一天,未审庭的法官杨洁、法律援助律师同小明的父母一起在法院里为他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小明出生在四川,自幼随父母到北京生活,初中辍学后被父亲安排回老家学习修车,案发前一个月刚刚回到北京。小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经济拮据走上了犯罪道路。2016年6月间,小明先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数个小区内,将36辆机动车车窗毁损后盗窃他人放置于车内的钱款共计600余元,被损机动车修复价格共计3万余元。
通过庭审,法官发现小明没有犯罪前科而且天资聪慧,但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非常抗拒现实中的交流。网络游戏的存在让小明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存在感,因此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但小明的父亲并未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一味认为是孩子不争气,缺乏有效沟通,致使父子俩的感情越来越远。
案子审理结束了,但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及挽救工作远没有结束。“孩子还小,不能因为一次的错误让孩子彻底失去了未来,我们要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为了使小明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修复其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在判决书发放的当日,杨洁法官决定给小明过一个特殊的生日。
2016年12月30日上午,小明再次来到未审庭的圆桌法庭,杨洁法官让法警给孩子去掉了械具。当许久未见的母亲出现在小明面前,小明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她,泣不成声。
“你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事实上也伤害了自己,希望你能正视这次的错误,跳出不良的生活方式,爸爸妈妈和我们都是你的领路人,愿你今后知法守法,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自信绽放。”法官杨洁将判决书交给了小明和小明的父亲,与法律援助的律师一同对小明进行了判后教育,并将一份精心制作的《法官寄语》递到了小明手中。
短暂的亲情会见结束了,临走时小明握着杨洁法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可以见到我的父母,心里踏实多了,我一定好好做人,相信我以后的生活再不会是这样。”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2日 19 版)
(责编:刘军涛)